建设动态

关于做好在线精品课程重点培育工作的通知

作者: 日期:2021-05-12 11:05:07 浏览:

各系(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精神,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学院双高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经研究决定启动在线精品课程重点培育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遴选范围

申报课程须为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学分的课程,包括但不限于已纳入第一批、第二批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名单的课程,且能够体现专业前沿、产业前沿、应用前沿,精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二、遴选条件

1.课程类型

分设精品线上课程和精品混合课程两种类型。

精品线上课程主要面向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外语、信息技术、创新创业教育、美育、职业素养等,或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以及按照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即可完成全部课程内容的学习。

精品混合课程主要面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拓展课,以及在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完成的综合性、连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完成知识性内容的学习并了解部分实操的方法和过程,将线上教学与线下实验、实训及实习教学等深度融合。

2.申报要求

申报精品线上课程的任课教师应为我院在职教师。申报精品混合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为我院在职教师、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或联合组成的教学团队。

申报课程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以下多个方面具备实质性创新,有良好借鉴和推广价值。

(1)教学理念先进。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以学生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为核心,学习路径清晰,教学理念体现致力于培养信息时代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特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体现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适应产业和服务业现实和发展需求,聚焦学生学习成效和真实职业能力,立足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能够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实训实习教学内容应基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和塑造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课程内容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

(3)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聚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创新教学设计,特别是设计自主学习和协作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能力导向的综合作业,科学设计过程性、生成性学习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方法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精准细化考核与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

(4)教学应用效果良好。从教师发展成效、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认可度、教学诊改成效、学校人才培养社会声誉四个维度来评价。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实现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公共基础课注重合理使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应积极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实训实习教学应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5)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学质量、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能够评判教学和学习质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达成度。教学过程、学习行为、教学互动、协作学习,评价与反馈全部实现数据化,可观测。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

(6)课程的在线内容公开共享。精品线上课程应整体上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外开放共享,各项教学活动完整、有效,按计划实施。学习者在线学习响应度高,师生互动充分,能有效促进数字化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精品混合课程应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结合实际对传统面授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有机结合开展混合教学,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团队、教学评价等多维度混合的课程。课程教学方法先进,教学质量高,在线部分开放共享。

(7)课程运行平台

目前支持在线精品课程的平台详见附件1。

具体要求详见《在线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附件2)。

三、遴选流程

1.组织申报

实行限额申报,具体名额分配见附件3。请各系(院)根据限额,择优推荐课程,填写《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附件4),并提供课程设计和课程运行数据等佐证材料,填写《在线精品课程汇总表》(附件5)。请各系(院)于5月26日前将《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和《在线精品课程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教务处鞠秋文办公平台邮箱,纸质版一份(加盖系院公章)交至立德楼933办公室。

2.遴选立项

学院将组织专家对各系院申报课程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课程经公示后确定为重点培育课程进行立项建设。

四、课程培育

1.纳入在线精品课程重点培育名单的系(院)须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与实施团队,确保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协作有序。教务处将成立在线精品课程技术支持团队,积极对接系(院)需求,做好课程建设相关服务。

2.学院将加大对重点培育课程的经费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课程建设,并根据后续建设成效进一步追加经费,所在系(院)按1:1进行配套,所有经费用于课程建设、课程推广等。“双高计划”重点建设专业群培育课程建设经费从各自专业群建设经费中列支。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系(院)务必高度重视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加强顶层设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三教”改革。各系(院)要精心组织课程遴选,组建一流师资团队,加强统筹调度,周密实施课程建设,确保申报课程质量。

2.加强研究、提升质量

教务处将定期组织专项研讨,聘请专家诊断,督促及时改进,提升课程质量。

3.过程监控、动态退出

学院将对重点培育课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监控,定期汇总课程建设与运行情况,及时反馈,促进项目建设。对于建设成效不佳的课程,将采取动态退出机制,收回支持资金。


附件:1.支持在线精品课程的平台

2.在线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3.各系(院)在线精品课程推荐名额分配表

4.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

5.在线精品课程汇总表

6.清华在线教育综合平台课程数据信息表


教务处

2021年5月12日


  • 附件【附件.zip】已下载